2014年5月22日 星期四

監管控年代

自金融海嘯以來,大型金融機構的貪婪面目深入民心,各界無不大呼要加強監管。監管同股市一樣,永遠都是兩邊擺。不是管得太嚴,就是放得太鬆,難以取得平衡。

最近公司想在港開個銀行戶口。填寫一大堆表格,提供大量無謂材料屬指定動作。點知搞來搞去,花了三個月還在審批。打去追問,一個部門推一個,還以為自己打了去政府。昔日的「香港效率」消失得無影無蹤。

最近與朋友聊起此事,原來這股監管控風氣一早擴散至各個界別。一位從事教育的朋友訴說,而家花在做budget的時間仲多過教學。由於怕背黑鑊,監管機構要 求校方什麼都要有數據支持。近日學校進行核數,每張單據要仔細查證。核數師還誇張到,連教師夾錢買回來自用的一部飲料機的電費(指是校方財產),都說要攤分出來,完全走火入魔。

律師反會豬籠入水

朋友勞氣回應︰「咁你頭先去洗手間用啲水,洗唔洗寄返張單俾你?」

當然了,羊毛出在羊身上。過度監管的成本,最終也總要有人來埋單。

從 這個角度出發,一些受到政府密切監察的行業,在這種環境下將難以有運行,利潤必會受到擠壓,最終要股東埋單。大型銀行及金融機構便是一例。在各種關卡及限 制下,收入渠道趨減,但合規費用急增,利潤率向下。此外,一些受大眾注視的公共機構,如港鐵(066),領匯(823),又或者與民生緊貼的地產商及電力股,過去的好日子一去不返。投資者若期望昔日的高回報,能長賺長有,將很可能失望而回。

只不過,在監管偏緊的環境下,某些行業卻可如魚得水。例如秒秒鐘起表計的律師,在今日任何文件都追求滴水不漏的狀況下,合約內容光是寫免責條款,已可輕鬆寫上幾十頁紙了。只可惜,沒有上市的律師行可以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