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7日 星期四

一盞明燈的誕生

不久之前,我才跟大家報告過我把大部分港股沽出了。之後我收到的第一個短訊回饋,內容是這樣寫的:「哈哈,太好了,我剛剛買滿倉了!」 之後股市發生甚麼事,相信不用我再多說了(也不想提起了)。

當然啦,如果我真的能為大家照清前路的話,又何樂而不為呢?所以,我(帶點酸溜溜地)答應下次在行動以前,先知會大家一聲。

「喂,阿梅,你成日咁黑,為何能在股市裏生存的呢?」一位老友「誠懇」地問。

我的回答是:脖子夠硬。把錯誤的事等到變對為止,便可以了。

就好像之前提過的金飾股及濠賭股,這些股份不久前才受盡全城唾棄,人人得而誅之。

記得在一個敘會上,當我提及這些股份時,大家一致的回應是:「我看你幾年都不用看股票了。」幾年?不到幾個月,這幫朋友便興高采烈的炒賣着這些「幾年不用看」的股票。

當然,只有本着「認真你便輸了」的態度,才可在股市裏如魚得水的。例如,我上周才批評iphone5毫無驚喜,但我還是會厚着臉皮抽一抽碰運氣。又例如,我雖為利物浦粉絲,但卻經常買它的對手贏波。

講還講,理論歸理論,行動上又何必跟錢對着幹呢?

好了好了,往事已矣,多想無益。重點是,若向前看,現在又有甚麼股份正受盡大家唾罵的呢?

一、是A股。問題是A股範圍太廣,操作不便,個別股份不熟悉亦不便宜;因此,我還是堅持擁抱更便宜的B股。揀有真正業務、派息恰可及財政健全的公司鬥耐性。

二、是日系股。在全球一體化的大環境下,任何形式的經濟制裁都是七傷拳,傷人必先傷己。去年的日本海嘯已清楚告訴大家,不少行業的供應鏈若中間沒有了日本企業,將會徹底中斷。

反日情緒不時發生,時而嚴重時而輕,但從未試過長久。大家在日本核輻射洩漏期間,不就聽過很多人誓神劈願說十年不到日本,不吃日本菜的嗎?之後又怎樣呢?

三、是內銀股。宏觀東西太難,不懂,只知道1. 十年後,內銀必還在;2. 息率6、7厘,跌一半還可接受;3. 管理層雖不會求功,但至少也不會明目張膽地把上市公司變成私人派對.現在問十個人九個看淡,不正是買入的時候嗎?

選擇相信還是對着幹?你諗你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