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2日 星期六

物極必反的定理

萬眾期待的iPhone 5終於面世。除咗蘋果迷,最興奮的,其實是投資者。因為大家終於又找到藉口,可以大炒一轉。結果沒有令人失望,蘋果的股價一下子就衝到700美元,真的堪稱宇宙最強了。

作為一個不太追求潮流的消費者,iPhone 5看上去就是一部被人踏扁了的iPhone 4。薄了點,扁了點,輕了點。除此以外,我就看不出有什麼特別了。

之不過,股票投資者自然有自己的一套做人道理、思考的邏輯。例如,能分清眼花繚亂的內地體育品牌,並大聲說得出誰好誰壞,就只有香港的股民了。股票投資者自有自己的世界。

科技產品公司的興衰確是一個值得深思的課題。蘋果雖貴為世上市值最高的企業,但相較其品牌及知名度,市盈率一點也不算高。即是說,市場認為蘋果已過了最風光的時間。問題是,有人能提出確實的證據,下這樣的一個結論嗎?

答 案是沒有,但我認為莫須有。有如在數年前,當諾基亞(Nokia)及RIM還是威風八面的時候,也沒有證據說它們將在短時候內由盛轉衰。事後當然可以說出 十萬個理由;只是事前一點端倪也沒有。如果硬要說,那就是科技產品公司的命,如同朝代的更替或季節的更換,這近乎是大自然定律。一個靠創新來存活的行業, 命運就是被不斷湧現的後來者取代。

當然,下一個問題是幾時?

答案是不知道,但我認為不用確切知道。既然蘋果今天已經十分龐大,那怕原因是Steve Jobs離去也好,架構大得難於管理也好,倘若轉衰只是時間問題,放棄也就不太可惜了。所以,這次算是我罕有地支持市場的選擇。

當然,我明白投資者經常想在找到明確的催化劑以後才行動,務求可賺到盡。問題是,最強而有力的催化劑,往往就是所謂的黑天鵝事件,即是一些出乎意料的事情。

好像近日在上水爆發的衝突,在推行自遊行的初期,當然沒有人可預示得到,最終會引起這種社會矛盾。既然自遊行的成功曾帶給香港莫大裨益,我們便能預期它將帶來同等的煩惱。只是事發前,無人估到會同益力多有關而已。

同樣,今天沒有人能說出樓市下跌的理由,的確沒有。但物極必反,若確認價格很貴,下調只是時間問題,導火線最終會是什麼,就不再重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