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8日 星期四

17.6.09 書中黃金屋



我喜歡看年報,雖然年報應是繼哈佛商學院檔案後,世上最悶的讀物.

從年報中,我們可以得到大量有用資訊,甚至知道一些公司業務以外的故事,例如大股東及管理層的質素;有些年報,除了數字以外,內容年年一樣,由如影印.有些喜歡把事情左掩右藏,讓你看得一頭霧水,哭笑不得.假若讀者在看完一間公司的年報後,能完全理解那公司的業務,每年數字的變動及未來發展大計,說明大股東及管理層重視這個跟其他股東溝通的機會,把小股東視為拍檔,而非傻子.

每年巴郡出年報,我也會準時上網閱讀.我不是巴郡股東,關心的,不是那些輝煌數字.因表現再好,也只能戥人高興;吸引我的,是長達二十多頁,享負盛名的“給股東的信”.內容雖長(相比大部分香港公司循例式的草草了事,更顯長氣),但以典型老外式幽默來表達,絕不沉悶.

股神的投資心法,還是留待大家自己領會.我倒想提出一點:畢菲特經常在篇中點名感激管理層.相比香港各大老闆頂多在報告最後加句“本人謹藉此機會,對本集團全體成員作出之貢獻,致以衷心的謝意”的行貨態度,來得真誠,並帶出了一個重要信息.

作為一個被動投資者,根本不會/用參與公司的日常運作.你有興趣的,是投資帶來的回報.投資者不需要成為某個行業的專家,才能作出成功投資.投資者只須對行業擁有基本認知,並有能力為公司前景及管理層作出合理批判便可.行業內的一些專有名詞,複雜的術語及細節,還是留給行內人自己思考吧,絕對沒有需要扮晒行業專家.

當然,知多好過知少,但這只限於你有無限時間.

巴郡在大量行業都有投資,畢菲特真的對每個行業,每間公司的運作都瞭如指掌嗎?看他如何感激一眾子公司的管理層,便知一二.

阿梅 (Cartoon by Bea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