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5日 星期三

全城避險狀態

自金融海嘯以來,市場就一直處於某種驚恐的狀態之中。各國救市雖帶來了短暫的回光反照,但市況很快便被接踵而來的問題所掩蓋。歐債、內地經濟失速、 民企風暴,以至各式各樣的救市後遺症,日日新鮮鑊鑊甘。這種驚慌並不單單在股市的層面出現;事實上,恐慌已慢慢入侵到生活當中。

自雷曼一役,大眾視金融產品為毒品,無不敬而遠之。為求保命,銀行業界、監管機構,以及金融從業員,個個小心翼翼,務求把責任推得愈遠愈好,出事不用上身。

如果你現在走入一家銀行購買產品,你先要填寫一堆表格,然後進行一系列測驗,差點以為要做埋酒精呼氣測試。過程將會被錄音,以留待他日呈堂之用。當然,我不 知道有多少人真的會把那些厚厚的文件看完,就如同在抽新股的時候,一堆堆新束束的招股書會原封不動,直接落入廢紙回收商的懷抱裏。總言之,所有繁瑣工序的 目的其實只有一個:盡量卸責。

我經常懷疑這些程序的真正用處,到底是用來保障投資者,還是用來保障賣方;就有如法律,有時真搞不清到底是用來維護公義,還是保護那些懂得法律遊戲的少數人。

假如認為成年人有能力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那就沒有必要大費周章,做一堆門面工夫來浪費資源。在煙盒上印上警告字句,又或者在馬會門口列出賭博惡果,這些皆無助於那類真正需要幫助的人。

如果真的認為某種產品有害,就應立法禁止,如同禁止毒品銷售一樣。如果認為某類人不宜參與,就應禁止他們買賣,如同禁止未滿十八歲人士買煙及賭博一樣。

要求買家閱讀及簽署一堆他們根本不明白的東西,並不能保障他們的利益。將全宇宙的風險皆寫在招股書上的風險欄,並不能減低風險;重點是,讓投資者知道自己正在做甚麼。

買賣金融產品也就罷了,反正風頭火勢,小心翼翼倒可理解;只是由於銀行今天上下人人自危,就連基本的銀行服務也受牽連。

最近聽到一個有趣的故事,話說朋友公司的賬戶,因太耐沒有交易而被凍結了;由於賬戶屬遠古產物,授權人已不知道是誰了。朋友找銀行問,職員的回覆是,根據規定,只有授權人才能詢問授權人是誰。信的結尾還寫道「銀行時時刻刻都希望為客戶提供最優質的服務」,實在攞景。

由於怕揹鑊,大家現在只好按着死板的條文辦事,躲在後面避險。少做少錯,唔做唔會錯,正是股市跟整個社會今天的寫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