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0日 星期三

看不見的交易

前陣子,股壇長毛David Webb在其網站踢爆鄧普頓入股通達一些沒有詳細公開的細節,引起市場關注.公司公告指入股代表名牌基金對公司長遠發展投下信心的一票。而挾着鄧普頓爵士的威名,公司股價在消息公布之後數個月強勢造好,吸引大批投資者慕名追入。

之 不過,最近David Webb就踢爆原來公告並沒有把入股的所有條款交代向公眾清楚。除了表面以市場慣常的折讓價入股之外,交易原來還包括了大股東批給鄧普頓基金相同數量的認沽期權。簡而言之,通過一系列交易安排,大股東實際給予基金一個包底的回報,即是說,鄧普頓最終賺錢與否,並不單靠手上持有股票的表現。

當然了,其他因為鄧普頓入股而跟風買入,及誤以為自己正跟名牌基金同坐一條船的散戶,並未享有同等的禮待。

對散戶來說,這種掛羊頭、賣狗肉的交易實在有欺騙觀眾之感,但對不少基金中人之言,這些操作可說是見怪不怪,一點都不教人意外。

交易是否合法合規,留待有關方面調查,不在討論之列,反正股市是世界上最能夠把荒謬說成道理的地方。持牌師爺們天天咬文嚼字,在條例窄縫左穿右插,死都可以拗翻生,在股市交易,賺錢便是道理,只要有錢賺,有何不可呢?

借着名牌基金或知名大孖沙入股的消息而大造文章,應算是市場的指定動作,問題只是,大眾往往只能看得見面嗰浸,而不知道其他交易內情及細節。近年有不少名牌基金及大孖沙高調撐場的交易,最終失敗告終。有些散戶還在自我安慰,說某大哥大姐都一齊輸錢啦,實屬非戰之罪啫。

是嗎?你真的以為大戶會跟你一樣要損手離場嗎?

或許熟悉內地A股的人士會更加了解,內地股市出名潛規則繁多,基金枱面入股,枱底可以同時牽涉無數利益瓜葛,即使一單交易真的輸了錢,還有其他十單交易在同時進行,只是大眾看不透當中的利益關係而已。

我一直擔心的港股A股化必會發生,因為股市的法則一向都是,鈔票最多的人話事。

散戶其實沒有甚麼可以做的,之不過,話說回來,在股市除了自己,還有誰可以信得過嗎?

各位喜愛跟風的朋友,借李克勤一晚講十次嗰句,祝你好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