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拜讀過股神畢非德的神奇事蹟以後,便下定決心要親身一睹這位有今生無來世的奇人的風采。
當然了,阿梅身為一名習慣吹水唔抹咀的市場人士,大隻講了很多年,一直沒有行動。今年終狠下決心,不理三七廿一買了機票,準備向巴郡出發。
股東大會的所見所聞,要等到5月中回來才能跟大家報告。現在只好先拿上周未新鮮出爐的股東信止咳。
今年股東信最大特色,是多了很多數字,大有教科書味道(跟年齡有關?)。相信不少人應被悶到瞓着,但作為信徒當然要汁都撈埋。
股神花了不少篇幅敘述一些創意無限的會計制度,也罕有地以數字詳盡的解釋為何堅持不派股息(因為看到蘋果的迫宮事件?)。不過,我猜想大部分股東都是忠實粉絲,根本不會介意。大家只希望股神能身體健康,長命百歲,繼續為股東增值搵真銀。
至於對更大部分的非股東讀者而言,股神對宏觀經濟的看法以及個別行業前景的評論,才是主菜,全球的投資者都希望從福音中得到啟示。
股神信中點名看淡保險業前景,認為長期的低息環境將會令依靠食息的保險公司入不敷出。另外,也講到明覺得債市起泡,更直指當聯儲局停止量化寬鬆停止買債,市場將會出現令人意想不到的巨變。投資者現在只是在玩音樂椅遊戲,等待伯老的出貨指令。
不 過,問題只是,即使明知債市有泡,但除了盡量避開(只能盡量,因為你的強積金基金經理很可能正幫你大手追入),也沒有甚麼可以做的。就好像香港樓市一樣。 明知偏貴,又能怎樣呢?假如有天泡沬真的爆破,皆因殊途同歸,任何類別都會受牽連,價格將一起下挫。問題只是多與少,以及你有沒有做孖展而已。資產泡沬幾 乎是避無可避的。
另外,股神又花了大量篇幅討論報業,解釋為何會購入一大堆社區報章。之不過,看完之後,又好像未能應用到香港的環境。或者真的要等到只剩下一、兩家收費報章的那天,洗牌整合才算完成。現在香港報業的整體前景依然堪虞。
當然,我知道大家最想的,還是希望能從信中直接得出一個股票號碼。
少有地,股神竟然講明將加價以120%的淨資產值(之前是110%)作為回購基準,即為懶惰的投資者提供了一個現成的估值指引。底部都俾埋,咁咪好着數?
股神除了是投資功夫了得,連推銷技巧也是頂級。讀完整篇,真的有想飛身買入巴郡的衝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