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6日 星期二

不對等優勢?

對大部分人而言,大戶跟散戶從來都不是在同一條起跑線上競爭.其中一個最大的分野,就是大戶擁有大量資訊上的優勢,知道很多不為人知的內幕消息.

大戶全職炒股,二十四小時看報表、睇報告、做分析,通過汗水換取資訊優勢,實是無可厚非.之不過,如果某些資訊只有大戶得悉,而公眾不知情,又或者慢幾拍才知道,那就出問題了.

監管機構經常把市場透明度掛在嘴邊,時常嚷着要確保市場公平公正云云.港交所名義上也好像有指引監管上市公司對外發放的資訊.如果所有資訊真的在同一時間透過在公開途徑發布,投資者有權自己選擇看不看,那就各安天命,沒好說的了.

問題是,即使在公開場合,例如業績發佈會,光是那份只發放給分析員,但內容往往比年報更多更豐富的材料,就已明顯有大細超之嫌了.如果連公開活動也可明目張膽地選擇性發放,那私底下會面的內容,就更不用多說.我不明白為何港交所沒有硬性要求上市公司,把這類資訊同時上載到上市公司的網站.

我也聽說有一些分析員,每隔一周便會致電上市公司以「索」取最新資訊.他們不斷旁敲側擊,嘗試從管理層口中打聽一言半句別人不知道的內情或數據.他們把自己當成上市公司的一分子,幾乎想把人家的會計部及銷售部的電腦搬到自己公司去!我不知道這種投資法是否管用,更不肯定這類行徑是否合規或合法.想到這裡,我不禁懷疑今天當分析員,比起當狗仔隊,實在是不遑多讓呢.

不過,最有趣的還是,正因為分析員大都渴望透過這份「特權」,而獲得那麼一點點的資訊優勢,令一些古惑的管理層有機可乘,打蛇隨棍,捉住這種貪便宜心態,特意選擇性說多點,吹大點,反利用分析員來發放煙幕流言,為股份吹風做勢.當分析員發現被人「過一楝」,醒覺時往往已經無仇報.

增加「內幕」的可信性有兩個不二法門:1. 說話時把音量降低;2.  說話前加句「千其唔好同人講」.
我認識一位馬主,他多年賭馬經驗所得出的結論是:馬主是第一個被「楝」的,所謂的內幕貼士,信一成都死.我猜想分析員跟馬主也有類似的特性.

阿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