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26日 星期三

半新股配售潮




半新股配售潮

早排潛水的半新股近日表現亮麗,股價大幅反彈後紛紛浮上水面,引起投資者的注視.不過,更讓人關注的是,不少在上市前持貨的基礎投資者及策略性股東,都急忙的在六個月的禁售期過後拋售相關股份.這些行動是否隱藏着某些啓示?
「You jump, I jump?」
去年上半年上市的新股中(已過禁售期者),大約有四分之一已於市場進行大大小小的配售,當中主要涉及股東舊股.我為這些配售股份的公司做了一個簡單的小統計:
1. 配股價比起招股價平均錄得超過七成升幅(為基金沽貨獲利的觸發點及誘因)
2. 配售前股價例必飛升 (多有效率的市場!)
3. 配售價平均折讓7% (為接貨者的安全邊際?)
4. 平均沽貨日期為上市後的八個月,即禁售期後兩個月 (所謂的策略任務完成)
5. 平均市盈率為25倍以上 (股份估值一般偏高)
關於第2點,我認為最有趣.不過,這現象並不局限於半新股.事實上,市場往往就好像擁有預知能力.近期的經典例子包括中國全通(633)及中國無線(2369).兩隻股份分別在配股前一天爆升.問題是,到底誰在買貨?有雞先,還是蛋先?如果因股價上升,公司順勢配股,那就是說公司其實一早已把文件做妥,只等一天股價突然飛升,就很有效率地把配股大計從枱底搬出來.相反,如果因配股,股價才飛升,那問題就變得吊詭.當然,監管機構好像對這些神奇的市場操作視若無到.
另一個有趣的現象,則是配售新股及配售舊股的半新股表現原來頗為不同.大部分配售舊股的半新股,其股價在一段短時間內,將很有機會重返配售價樓上,之後才慢慢轉弱.接貨者應有足夠的時間沽貨.相反,若配售的是新股,例如去年初才上市美克(953)及瑞年(2010),股價就不約而同在配股當日見頂.
不管怎樣,這些股份都值得格外留神.近日不少板塊輪流被洗倉,一堆高估值的半新股隨時成為下一個災區.

阿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