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好!
前幾回為過去一年作了些簡單回顧,今期嘗試做點前瞻.
阿梅甚少估指數.一來,根據過往經驗,阿梅的預測往往錯離譜.即使估中,都只是歪打正着,吹水成份居多,無謂獻醜.二來,指數收幾點實對自己影響輕微.指數只籠統反映了那四十多只成份股的表現,而我對這些大價股興趣不大.它們已從千萬家公司裡成功突圍,成就千億巨無霸業務,未來還有多少增長空間呢?它們或許適合退休人士,但對還在社會上搏鬥、看不到岸的朋友(即筆者),意義實不大.不過,如果要估,我還是相信股市將會大漲.沒有複雜的gap model或驚世理論.高通脹,底利率,大量湧港基金手上的籌碼總要下注,股市自然水漲船高.
炒股不炒市,算是個無敵的提議.這好像說了些甚麼,其實又沒說甚麼.市即整體股票表現的平均數.不論是牛市、或熊市,某些個股表現必定遠遠跑贏均數.問題只是,你在說那些個股?
要解答這難題,反叛的逆向思維或許又能大派用場.留意正被坊間唾棄的股份,小心熱炒板塊,包括受惠政策股、12/5股、新能源股、環保股等.對於不能理解的公司及業務,「跳過」(pass)是不錯的應對方法.
估值還是最可靠的護身符.簡單而言,市值包含兩個變數,盈利x市盈率.盈利結合了各方因素對公司質及量互動的成果,而市盈率則反映了市場對公司的興趣.預測未來盈利雖算不上容易,但倘若公司歷史不短,投資者對業務有基本認知,即使猜錯,也不至於離天萬丈遠.相對難捉,是市盈率的急轉,市場口味的變化.去年經典例子,就是長期處於個位PE的小型港資零售商,一或得到市場寵幸,PE倍數獲提升,估值就能大幅增加.反過來說,低PE倍數的公司值得大家特別留意.
唾棄加低PE,以此思路推想,小型工業股將是不錯的尋寶地.幾家市值較大的工業股已率先在年尾前爆發.如果三月份公佈的業績理想,板塊獲市場重新認可,股價隨時翻倍.
祝2011投資順利!
阿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