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裡的玩家每天就像亞運的選手般,把火棒傳來傳去.不同的是,誰都不想成為是最後的火炬手.
上週五出現了一次較像樣的回吐,是否意味股市已經見頂?儘管嘗試猜度後市去向實為不智,但我還是想碰碰運氣,扮扮專家.
我相信這次回吐只是牛市中途的歇腳站,好讓股市發力再上.如果說剛過去的風暴是百年一遇,那其後的反彈理應也是百年難見.不少有識之士一早便指出了印銀紙救市將會引發資產泡沫,令股市飛升,只是投資者一直被恐懼所蒙蔽.現在,投資者已由懷疑變成深信不疑,股市大勢而成,新高可期.
投資者應藉這次憩息機會審視一下過去一年的戰績,認清手上股份的價值,勇於剔出弱者,加注至強者.對於沒有買夠貨的股民,這更是良機.
剛過去的一輪升市裡,強者包括了一眾港資內需概念股,其升幅越升越有,遠遠跑贏大市.問題是,這到底只是炒作,還是有實質的因素支持、能持之以恆的升幅呢?
港資零售企業在內地一直吃盡苦頭,面對本地薑可謂毫無優勢.可幸的是,多年來的學費算是沒有白交,近年終於見到成績(雖然大量先行勇士已不幸輸爆廠).
隨着內地市民富起來,消費口味轉化,港資好像開始摸到大陸消費者的喜好.在天時、地利、及人和的配合下,港資零售商今年業績尤其出眾.那些擁有品牌,良好信譽,以及經營出眾的港企,得到了投資者的垂青(例如金飾股).我相信它們的成功並非僥倖,而且經過無數前人積累下來的艱苦成果.正好內地消費起飛,我們可以預視它們將能繼續壯大,市值隨時倍翻.雖然部分累積升幅驚人,但好戲很可能還在後頭.不過,投資者須時刻僅記作價是唯一避免重大損失的辦法.不要因為市況轉變而輕易放棄一些恆之有效(如市盈、市帳率等)的估值方法.大家更小心那些長期不濟、因水漲而船高的「博大霧」股份,分清強弱.
窮者越窮,富者越富.無奈股市也有這傾向.
阿梅 (Cartoon by BEA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