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移動入股浦發行引來全城指責,讓我感到有點驚訝.事實上,上市公司踩過界並非奇聞.我們不時看到企業偏離本業,跑到非洲買個礦,又或到國內買片荒地搞房產.有趣的是,這些高難度動作通常會被市場解讀為積極擴展的正面行動.那為何中移動入股浦發會引來這樣一面倒的負面回響呢?
這情境確實是有點似曾相識.我想起當年比亞迪宣佈要買入一家民企車廠時,也曾引起全城討伐.那時候,沒有人能解讀王傳福背後的動機,而很多時候,一些企業行動也確是不好清楚交代(怕其他競爭對手烤貝吧).今天,比亞迪神話已說明了一切.我猜今天還在每日推介比亞迪的分析員,不少也有份參與當年的聲討吧.
世上有些奇人異士,能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就如棋藝高手往往已看到百步之後.問題是,作為普通人的我們,又怎能看得穿這些高人背後的想法呢?
中移動入股浦發行,有三大可能:
1.就如王建宙所說,要發展創新的移動付費業務;
2.視為一項被動投資,為閒錢找出路;
3.受國家指示,把閒置的資金投放到有集資壓力的內銀,就如最近內地知名酒商張裕也入股了一家地方銀行(莫非想搞紅酒金融?).
真正入股的原因,也許只有內部高層才知曉.不過,就以上述三個可能來看,也不見得有多不利,尤其如果中移是以現價入股.根據最新公佈的第三季度業績,浦發的市盈率大約為十三倍.以國內銀行的增長前景來推算,實屬合理範圍,而這點卻好像被市場忽略了.即使最終那被受質疑的移動付費業務發展不成,這一項小型投資(以中移動的體型來說),我認為賺錢的機會還是相當高.當然,假若新業務他朝成功,將又隨時成為另一神話.
中移動增長大幅放緩,近年被人垢病.不過,即使未來盈利沒有增長,以現價推算,息率也接近四厘.以一家財政健全,業務突出的企業來看,作價合理.移動付費業務則大可視為一個十年期的免費Call.如果中移動的股價因大行集體唱淡而大幅下調,更是千載難逢的買入良機.相信若投資者持有五至十年,屆時將會笑不攏嘴的.
阿梅 (Cartoon by Bean)
這情境確實是有點似曾相識.我想起當年比亞迪宣佈要買入一家民企車廠時,也曾引起全城討伐.那時候,沒有人能解讀王傳福背後的動機,而很多時候,一些企業行動也確是不好清楚交代(怕其他競爭對手烤貝吧).今天,比亞迪神話已說明了一切.我猜今天還在每日推介比亞迪的分析員,不少也有份參與當年的聲討吧.
世上有些奇人異士,能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就如棋藝高手往往已看到百步之後.問題是,作為普通人的我們,又怎能看得穿這些高人背後的想法呢?
中移動入股浦發行,有三大可能:
1.就如王建宙所說,要發展創新的移動付費業務;
2.視為一項被動投資,為閒錢找出路;
3.受國家指示,把閒置的資金投放到有集資壓力的內銀,就如最近內地知名酒商張裕也入股了一家地方銀行(莫非想搞紅酒金融?).
真正入股的原因,也許只有內部高層才知曉.不過,就以上述三個可能來看,也不見得有多不利,尤其如果中移是以現價入股.根據最新公佈的第三季度業績,浦發的市盈率大約為十三倍.以國內銀行的增長前景來推算,實屬合理範圍,而這點卻好像被市場忽略了.即使最終那被受質疑的移動付費業務發展不成,這一項小型投資(以中移動的體型來說),我認為賺錢的機會還是相當高.當然,假若新業務他朝成功,將又隨時成為另一神話.
中移動增長大幅放緩,近年被人垢病.不過,即使未來盈利沒有增長,以現價推算,息率也接近四厘.以一家財政健全,業務突出的企業來看,作價合理.移動付費業務則大可視為一個十年期的免費Call.如果中移動的股價因大行集體唱淡而大幅下調,更是千載難逢的買入良機.相信若投資者持有五至十年,屆時將會笑不攏嘴的.
阿梅 (Cartoon by Bea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