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進入了公佈業績的高峰期,不少大型企業陸續派發成績表.同一時間,大量有關去年的經濟數據也相繼出台.相比起大路的宏觀數據,我更重視企業的業績.我當然會留意自己押注了的公司.不過,即使是那些沒有投資、甚或是從未打算買入的股份,我也對它們的成績表感到興趣.如果整體經濟是一塊大拼圖的話,那麼企業就是那些小拼塊.我相信公司的業績,由其一些行業的龍頭企業,將能直接反映實體經濟的好與壞.
到底GDP比市場估計少了0.1%又或者失業率比起上月增加了0.5%,對一家企業的價值會有多少影響呢?
宏觀數據大多只能揭示經濟的大趨勢,對個別企業價值的啓示其實並不大.而且一些經濟大方向(例如亞洲將會取代歐美成為推動全球經濟的火車頭、或中國將持續增加內需等)是不會輕易在一時三刻內改變的.在我看來,這些經濟數據跟股份的價值是談不上有任何關連的.有趣的是,不少投資者每天卻嘗試依靠這些沒完沒了的宏觀數據來推測個別股份的升跌.這就好像拿望遠鏡用來當顯微鏡做實驗,那又怎能把身邊的事情看得清楚呢?
雖然評論員很喜歡把股市的升跌和一些新鮮出爐的經濟數據連在一起,但事實一再證明拿這些數據來預測未來股市走向是注定失敗的.股市由谷底反彈至今,一路已來的宏觀數據則是好壞參半.如果要等待所有數據好轉才買入,恐怕為時已晚.
阿梅 (Cartoon by Bean)
到底GDP比市場估計少了0.1%又或者失業率比起上月增加了0.5%,對一家企業的價值會有多少影響呢?
宏觀數據大多只能揭示經濟的大趨勢,對個別企業價值的啓示其實並不大.而且一些經濟大方向(例如亞洲將會取代歐美成為推動全球經濟的火車頭、或中國將持續增加內需等)是不會輕易在一時三刻內改變的.在我看來,這些經濟數據跟股份的價值是談不上有任何關連的.有趣的是,不少投資者每天卻嘗試依靠這些沒完沒了的宏觀數據來推測個別股份的升跌.這就好像拿望遠鏡用來當顯微鏡做實驗,那又怎能把身邊的事情看得清楚呢?
雖然評論員很喜歡把股市的升跌和一些新鮮出爐的經濟數據連在一起,但事實一再證明拿這些數據來預測未來股市走向是注定失敗的.股市由谷底反彈至今,一路已來的宏觀數據則是好壞參半.如果要等待所有數據好轉才買入,恐怕為時已晚.
阿梅 (Cartoon by Bea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