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人多計. 在股市裡, 除了選擇自己做功課, 我們還可以抄. 香港股市充斥懶人精人, 而大部分股民也不願意花時間研究, 每天依靠路邊社消息搵食.
“即使是愚蠢的人也可以從自己的錯誤中學習, 從別人的錯誤中學習感覺更勝百倍”
抄(或所謂的參考)其實沒有大問題, 因為投資並不像歌曲或電影般有注册版權. 問題是, 我們應該抄誰呢? 這問題倒考起很多人. 不少股民選擇抄襲坊間的專家, 依從着他們的貼士行事. 不過, 我對於這選擇大感疑惑, 因為這些專家並沒有真的參與其中. 我的意思是, 真金白銀遠勝千言萬語. 儘管口裡嚷着必勝, 倘若你並沒有真金押注, 當中機會可而知. 大家往往跟錯對象.
既然要抄, 為何不抄最叻的? 若以投資的角度出發, “叻”理應是指有能力創造最多財富的人, 而在香港, 非首富李嘉誠莫屬. 李先生最近身體力行的不斷吸收納長和股份, 還提出一個他曾經評論為難過登天的私有化行動. 他怎樣看後市, 盡在不言中.
再放眼全球, 通過投資成為全球首富的巴菲特理應也是被抄襲的熱門人選. 巴菲特最近高調阻止卡夫, 認為”卡夫”是貴銀紙, 說明了他對卡夫現價的看法. 至於在較早時候以破公司記錄的作價購入一家美國鐵路運營商, 更是對美國經濟前景表明心跡.
話雖如此, 即使是抄, 也沒必要抄足, 因為大家的投資考量不同, 而資金數量也有最大差異. 例如大戶就沒有可能購入一些低市值的股份. 不過, 我們絕對可以參考這些叻人的思路. 簡單而言, 如果在他們買入時選擇賣出, 我想你務必再三反思.
阿梅 (Cartoon by Bea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