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股票的現價究竟是平還是貴呢?
相信大家每天也為類似的問題而費煞思量. 除了打電話問專家外, 我們還可以選擇自己做功課. 市場上有大量的資訊, 而並非每一件也能為企業的價值帶來啓示作用的.
業績公佈當然是投資者其中一項不可放過的重要資訊.不過, 在報導業績新聞的時候, 傳媒卻甚少提及一些能夠直接反映企業價值的訊息.
大家一般都會把注意力放在業績跟市場預期的比較, 對於市盈率或市帳率等能直接反映股票價值的資訊, 往往隻字不提. 例如, 報章只會集中討論收入及盈利的增長, 並喜歡拿這些數據跟所謂的市場預期( 即分析員的推算)作比較. 不過, 這樣的比較對反映企業的值價其實又有什麼作用呢? 除說明了分析員之前的推算是靠估以外, 這還有別的啓示嗎? 相比起來, 如果直接拿最新的市值與公司盈利作比較, 相信大家對某股價是平是貴, 應更有把握.
今時今日, 不少人還是相信業績比市場預期好, 就等同股價應該上升. 這思維源自市場據有效率之學派, 認為股價早已老實反映了所有舊的消息, 當中包括市場預期. 儘管從股市的歷史看來, 這說法並不合理. 最起碼的是, 大部分投資行為皆不理性. 要用一套理論去這推斷一堆不理性行為所得出來的結果, 一聽便知吃力不討好. 即使如此, 這學派依然得到大部分投資者青睞. 我想這是因為大家還是需要找些藉口來作買賣, 而無窮無盡的消息正好提供這缺口. 不管甚樣說, 單靠一些周邊新聞而漠視市盈率或市帳率等有效估值工具來投資, 我認為是相當危險的行為. 市場預期只不過是馬 經版上貼士的總匯, 對最終賽果毫無意義.
阿梅 (Cartoon by Bea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