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5日 星期四

免費大餐


近日看到不少在報刋或互聯網上提供給大眾“參考”的投資組合,均錄得相當驚人的升幅.友人看了後不禁驚嘆:“如果跟住買咪發達!”


這些免貴貼士不單跑贏大市,更戰勝了市面上大量須要收取費用的專業基金.免費竟比收費好,那是否說明,世上沒有免費午餐之說不攻自破呢?


雖然我認同人們很多時候也會過份依賴價格,在決擇時錯誤以為price is an indication of quality,犯上“貴定比平好”的邏輯謬誤.不過,在推倒這條金融界的金科玉津、瞓身追隨這些免費貼士之前,有幾點還是值得大家考量.


首先,這些免費投資組合是虛擬的,而虛擬跟實際操作在的投資組合的差異,在於我們無法得悉提供者是否有真金白銀下注.在沒有實質損失的情況下,一般人也會傾向承受更高風險,因只要有幸碰上升市,回報便能遠遠跑贏大市.這就跟某些馬評人喜歡刻意扒冷的道理一樣.不過問題是,像這樣高風險的股份,大家的心臟又能承受得起多少呢?


舉個例子,倘若大家在前陣子的跌浪中押注一些二、三線股份(尤其那些曾在生死邊緣掙扎的分子),回報已可隨時翻幾倍.但是,假如大家只有膽量把一半的資金投到這類股份,投資回報便會隨之減半.因此,即使一些進取的投資組合回報表面上看似驚人,但若一般人也只能安心把少量資金投到這類組合,最終的實際回報金額很可能比起把全部資金投到保守的盈富基金(2800)更少.所以,在比較組合的表現時,應加入安睡指數作考慮,並以整體的實質回報為依歸.


加上坊間流傳的虛擬投資組合,其年期大都是相當短暫,不少更是成立於早前的大市低位.正所謂升市人人是股神,一個投資組合起碼要有十年以上的年資,經歷過數個大大小小的升跌浪,才能顯出管理者的功架.相信大家也會記得證監不時掛在口邊的一句:過去業績(尤其是短暫的)不代表將來之表現.


大家還是決定吃一頓豐富的免費大餐嗎?祝君好運.

阿梅 (Cartoon by Bea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