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按爆發年多,陰魂不散,股市長居谷底.茶餘飯後,每當股民談到手上蟹貨,無不面紅耳赤,痛斥引發危機的罪魁禍首.被駡得最多的,包括昔日德高望重的一眾評級機構.
主要罪狀,是它們把不少次按相關債券評為最高的安全級別,因而吸引大量投資者購買,當中更不乏一向只投資低風險產品的保守基金.可恨的是,這些債券竟一夜間由A變B,價值大幅縮水.
事實上,早在次按發生前,評級機構的可信性也不時受到質疑.它們收取客戶費用,為客戶產品評級,就好像名嘴食家邊收取餐廳小費,邊品評食物,明顯存在利益沖突.但這收費問題並非評級機構獨有,不少專業如會計、諮詢顧問等也是一樣.我們相信業界會自律,公眾傳媒及監管機構也能負起一定的監察作用.不竟這模式已沿用多年,儘管久不久出現雜聲,問題始終不大.那麼,為何這次問題卻如此嚴重?
大型的評級機構被美國証監會稱為NRSRO(Nationally Recognized Statistical Rating Organization),當中的一個S字,抖出原因.評級機構的作業模式著重統計,依賴歷史數據.但近年才盛行的抵押債務債券,花樣甚多,卻年歲尚淺,可靠數據欠奉.在缺乏前車的情況下,評級機構只能以僅存的數據作模擬推敲.即使電腦模型如何精密,總難免遺漏,尤其當所謂的尾端事件出現.這樣看來,評級機構只是以固有模式作業,並非存心欺騙.因此,評級機構應或許不是這次危機的大魔頭,它們只不過是眼高手低,錯估了自己能評估的能力吧了.
阿梅 (Cartoon by Bean)
大型的評級機構被美國証監會稱為NRSRO(Nationally Recognized Statistical Rating Organization),當中的一個S字,抖出原因.評級機構的作業模式著重統計,依賴歷史數據.但近年才盛行的抵押債務債券,花樣甚多,卻年歲尚淺,可靠數據欠奉.在缺乏前車的情況下,評級機構只能以僅存的數據作模擬推敲.即使電腦模型如何精密,總難免遺漏,尤其當所謂的尾端事件出現.這樣看來,評級機構只是以固有模式作業,並非存心欺騙.因此,評級機構應或許不是這次危機的大魔頭,它們只不過是眼高手低,錯估了自己能評估的能力吧了.
阿梅 (Cartoon by Bea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