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3日 星期日

一個字頭的誕生

最近在網上看了美國塑身內衣Spanx的美女創辦人莎拉(Sara Blakely)的訪問,即時挑起了想創業做老闆的那條發霉了的根。

莎拉的創業路,可稱得上是芸芸老美式勵志童話故事中的經典之一。她畢業後從事上門推銷影印機的工作,發展平平。後來,因為無法在市場上找到合適自己的塑身內衣,而開始自我製造。引用她的說法,啟發她的不是別人,而是她自己的pat pat。

從一位對營商全無認知的後生女,搖身變成《福布斯》十億美元俱樂部的一員,今年更成為畢非德及蓋茨所創立的Giving Pledge的首位女成員,承諾把大部分財產捐出,傳奇到咁,其成功的故事,又怎能不激盪人心呢?

莎拉的創業故事最吸引之處,就是一切都好像理所當然的簡單(起碼由她描述得);她只是提供產品,滿足了一個市場未能滿足到的需求而已。

據 莎拉憶述,雖然創業初期被受質疑,不時吃閉門羹,但由於自小其父便鼓勵她要多碰釘,再加上曾任推銷員,所以練成了一身厚臉皮,碰釘當食菜。她笑謂,假如某 一周內沒有經歷過什麼失敗的事情跟其父分享,她父親便會表現得很失望。這種另類的教仔方法,與今天港爸港媽對孩子的溺愛,驚死子女手指尾揩花,相映成趣。

她指出,可能由於她從未接觸過正規的商業教育,反而令她更可隨心所欲,做事沒有預設框框的束縛。她舉例說,曾有人驚訝問她,為何可以找到某位老行專幫忙時,她答道:「我在電話簿找出電話,然後打給他囉。」世事有時就是那麼簡單。

讀書太多,左諗右度,這樣不成,那樣危險,有時真的見到錢都唔敢執。根據教科書上記載,所謂There is no free lunch,邊有咁大隻蛤乸隨街跳㗎?

莎拉又提到,她特別要求員工做事時,不要老是想着跟大隊,如果沒有得「跟」的話,你會怎樣做呢?記得以前做審計,大家最看重的材料,就是去年的檔案,跟着做,咪無錯囉;結果,往往做了很多不明所以,又不合時宜的蠢事,浪費時間,缺乏改進的思維。

製衣業向來是男人的天下,莎拉在尋找廠商的過程中終於明白到,為何一直以來,女性內衣一點都不舒適。在改變以後,一切都看似理所當然,只是起初沒有人在乎。

創業夢,做老闆,夜闌人靜,最易亂諗嘢;當然了,明天一覺醒來,我猜想什麼激情都記不起了.明早還要開會,還是早點睡吧!

做不成大老闆,買入一隻有創新能力公司的股票,做個小小小股東,聽落都不錯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