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很簡單,我個人的經驗是,看看自己的倉位便知道了。當我發現自己戶口擁有一些從來都不能理解的股票時,我便知道泡沫已近在咫尺了。
泡沫最妙之處,就是幾乎所有人都明知是一個泡沫,遲早會爆,但還是想參與其中。
如果你有空把一眾科網股近月的股價圖翻出來看看,見到全部股份皆以拋物線向上漲,你便會明白,凡人又怎能不動心呢?
作為貼市的股民,我得老實申報,自己的股票戶口也難免要有一兩隻科網股傍身;之不過,我沒有打算將它們分析一大餐,然後向大家推介說,什麼前景美好、潛力無限等肺腑之言。
跟炒啫,不用吓吓都吹到宇宙咁大啩?
炒作毋須理由,一直是我最喜歡的格言之一。
依我看來,參與這類鬥傻遊戲沒有甚麼技術含量。
膽子夠大,合埋雙眼,知道得愈少愈好。假如研究完一輪,不慎把童話故事信以為真,那麻煩可更大了!
遊戲參與者唯一可做的,就是每天祈禱,幻想有下一個傻瓜出來接下火棒。話說回來,我炒作的戰績一向平平,正是因為太過熱愛分析了。
最近證監飛虎出身,掛着保護小股東的旗幟,四出打老虎,旁邊吃着花生的觀眾們,當然有好戲可看了。之不過,真正受到證監「關照」的小股民,則或許無法笑出來了。
例如說,被證監破天荒申請破產的中金再生(773)事件裏,先不談真相是怎樣,光從客觀的事實來看,到底誰能受益呢?
事件最有趣的是,中金再生在被停牌之前,市場已經出現了一位願意以高價接貨的下家,對一眾鬥傻遊戲的玩家而言,還有什麼比這個結局更美好的呢?
估佢唔到的是,隨着沽空機構及證監的介入,事件竟出現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
事到如今,得益的應是大肆沽空的對沖基金,或意外逃過一劫的買家;受證監照顧的小股東呢?
望穿秋水,最終可能只能收回一點廢紙(如律師信)作紀念。愛你變害你,世事無奇不有也。
噢,話時話,最大的得益者,還算漏了秒秒鐘起表計,字字千金的清盤律師及專業團隊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