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8日 星期四

22.7.09 拜金年代



兒時作文寫我的志願,總有着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理想職業大多以“好玩過癮”為大前題.成年人若然聽見,定必訓斥:“不要老是想着玩,要做一個有成就,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那怎樣才算有成就,對社會有貢獻呢?

事例一:宅男整天呆在電腦前玩線上遊戲,投入得連中午飯也跳過.最後匆匆買了個老麥漢堡作晚餐,一直玩至通消達旦,成功過版“升呢”.

事例二: 才俊一清早回到公司便目不轉睛地盯着電腦屏幕,整天炒炒賣賣,忙得連午餐又忘記.晚上草草吹了個星巴克沙津,直到深消才回家.

大眾一般視宅男為不事生產的蛀米蟲,卻歌頌才俊為勤奮上進的社會棟樑.有趣的是,他們一天到晚所做的事情,本質上又有甚麼大分別呢?分別只在於宅男零收入,而才俊則年薪百萬吧.

一場金融海嘯,情況逆轉.

事例一: 宅男依然醉心線上遊戲,但學會出售虛擬武器,現在月賺數萬.

事例二: 才俊被公司要求放無薪大假,每天呆在家中看着股票報價,以僅餘積蓄炒賣.

那麼,今天吸金能力較強的宅男又是否比起才俊更有成就,對社會更有貢獻呢?雖然他們每天所做的事情,由始至終從未改變.

不少人認為金融海嘯源自華爾街的貪婪,但這文化又從何而來?拜金主義已深刻印在大眾心裏,只要能“合法”吸金,誰管行為過火踩界或不道德.加強監管,真的能根治問題嗎?

話說回來,我猜不久將來,小孩們的理想職業再不會是警察或老師.<我的志願>:日薪千萬的風水大師!

阿梅 (Cartoon by Bea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