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8日 星期四

20.5.09 7-11式資訊頻道



全天候二十四小時的財經新聞,讓人喘不過氣.炒家股民每天從早上十時開始,就圍繞着這些沒完沒了的資訊兜轉.

市場上有一派人,認為市場價格已考量了以往所有資訊,並有效地反映了企業的價值.因此,他們會依賴最新的市場資訊作為投資依據,不斷作出買賣.例如,某企業盈利比大行預期的低、又或整體失業率比分析員預期的高,他們就會依賴這些所謂利淡的消息,沽貨造空.

每個資訊就如硬幣般擁有兩面.不同人對一樣的資訊也能有不同理解,尤其在不同市況.情況有如早前有關中資銀行股禁售期完結的消息.在淡市時,大家認定會造成大量沽壓,對股價不利;在旺市時,卻又能解讀成“為未來升勢清除障礙”,看法正面.


股評人每天就利用這些無凌兩可的資訊,企圖“解讀”股價每天的波動.可惜的是,這些分析大多局限於事後,完全缺乏前瞻能力.每個人購入或出售股票,背後原因千奇百怪;收市後,我們除了能肯定買賣哪一方人比較多,箇中買賣的真正原因究竟是甚麼?天曉得.

即使一些看似有關的宏觀經濟數據,若現況比預期多一個百分點,那又會對個別企業的盈利前境有多大影響呢?單憑這樣,我們就能肯定後市會升,還是跌?實情是,這些資訊根本無法確切推斷股票的短線走勢.即使遇上一些明顯利淡消息,股價很多時候還是能節節上升.若非還有一句:“股價早已反映”,股評人真的難以招架.

這些訊息只能用來推算整體經濟、企業未來發展的長遠大方向.企業本身的生意、財務狀況、盈利前境等才是主菜.企業價值並不會因為一些無關痛癢或沒完沒了的消息,而不停地大幅改變.

嘗試解讀股價每天走勢,就如試圖解釋一頭亂衝亂撞的狂牛的舉動,吃力不討好.減少依賴耳朵,或能知得更多.

阿梅 (Cartoon by Bea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