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不明白為何記者喜歡問各大地產商代表一個問題“請問你點睇樓市?”.情況有如在餐廳問伙記“請問你點睇這裡的食物?”一樣嘥氣.正所謂賣花讚花香,做得這個位,當然要(催眠)自己相信,自己賣的是好野.
各大投資銀行都擁有自己的research小隊,為投資者提供各上市股票的專業分析及估值,其認受性一直被受質疑.主要原因是因為這些被分析的上市公司,很有可能是投資銀行其他部門(如融資或購併諮詢部)的現有(或潛在)客戶.要客觀、沒有壓力地評核一眾米飯班主,絕非容易.
也不知在甚麼時候開始,分析員就喜歡不停的把報告目標價改變更新.在短短數週內把上市公司目標價大幅調整,例子比比皆是.
從這角度看來,當賽馬分析員應比股票分析員難得多.因為貼士一出版,馬匹一出閘,貼士就不能改.股票分析員卻能根據“市況”,不斷“更新”.
分析員只是從事分析的普通人,估錯可能是意料之外,但屬情理之內.分析的目的,是希望根據各種因素,通過理性思考,嘗試推測未來.一句“市況有變”,就把之前的分析推得一乾二淨,這種後知後覺、缺乏前瞻性的分析,價值何在?更讓人匪夷所思的,是這種不斷“更新”的報告,到今時今日還擁有影響股價的強大威力.
當然,在厚厚的大行報告裏,都包含了幾頁font 6字仔,表明“內容純屬猜測,如有損失,各下自理”.
到終點前十米,你才改貼士,告訴我哪匹馬會贏.咁中了又如何?(這樣有彩金收的嗎?)
阿梅 (Cartoon by Bea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